五律的四种格式: ~Ig%tE`
M_^~L
由于格律是的格式比较枯燥,所以我们在讲格式的时候会穿插一些关于写作方面的知识,从红楼梦中香菱学诗来看,她是采用的反学法,就是先学格律诗,后学古体诗。我们也采用这个办法。 Wi\"t[5
K_.oPy]B~
大家以前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词汇,说某某的作品不合格律,又或者说这个作品某某处出律,也有人听说过这样的词汇如“律句 ” 或者马踢韵一类的,今天我们就讲这个,我们先来看下什么是律句。 OWy<E&z"
^=4IqqZ
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上。 Yy8
fKL
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 (ve>m?:TFI
例如 “月落乌啼霜满天”仄仄平平平仄平。 eg\7Xp
我们看下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平仄交替使用。 ID@bC[
?
又如 红尘幻若指间沙。这个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 !(_|,
句中第二四六字的平仄是交错使用的 m$J9GVS Vc
这样会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这个是格律诗语感节奏的一个特点。 k1P64!B]
我们来下格律诗的一个定义。
y"qro q
按照一定的格式和韵律写成的诗。如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律诗、绝句、词,就是格律诗。每一首格律诗的句数,每一句的字数都是固定的;其中字的平仄,句的押韵、对仗都有一定的要求。 SaA8G^&B
简单地说,就是在内容和形式上符合一定要求的诗词。即在平仄、对仗、押韵、定句、定言、节奏和章法等方面符合要求的诗词,称为格律诗词。 hg")%,
格律诗有以下几个特点:每句的字数必须一样,限压平声韵且一韵到底,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 'F;]#G7{iR
最常见的格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格律诗。 |wSkf8&q
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五绝,五律,七律,七绝。我们今天主要讲 的是五律。 ?DEeQ^
五言格律诗的四个基本句式。 g3AS<t
A、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VC_s\{:'B
B、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 u}@
mf:
C、平起平收:平 平仄仄平 <.qjk@5:
D、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 Se^YKN4~
括号里的字,可平可仄 &;+CnBvU6
如何区分 起收的问题,很简单 看诗的第一句第二字和最后一字的平仄来确定。 OHl84+
%j
由这四个基本句式推演出了 五律、五绝四种格式。我们先来看下五律的四个格式. IHWfJ|=
首句仄起仄收: SaY?CX{=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we_F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h}1(D!/C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
"m7{4X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XgaJGh
B3Sw8(eUd
我们来看首例诗 g'c8d%9
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寒。 w{f.<cGpM1
LF 6/l)b+
已经颜索寞,渐觉鬓凋残。 @ ]]D(|C
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 6 2NRdHc`o
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qq'e6V37
谁能告诉我,这首诗里,有几个是现代发声为平,古代发声为仄的如声字? /A` sw*-
我通常会说两句话,来概括古典诗歌的写作。第一句是“古典诗歌的写作首先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gbU{I3R
这个要求大家使用正确的方法去读古人的作品 |D
nDOv<
这里告诉大家一个读诗的窍门。首先抛开个人喜好去读古人的作品。这个读诗的窍门是一诗三读。 6<g3@ )%
一读:首先要分清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熟悉诗中的典故,了解古典诗歌里的意象。熟悉如何遵循平仄而应用词汇;记住一些韵部里的韵字,记住一些入声字。 Zv{-#+|`
6B3a>q(
要了解到这篇作品的中心是什么。
;YIp?Qjea
这个有利与新手去积累词汇和运用词汇。 这个是帮助大家积累词汇,积累韵部里的韵字,还有记住入声字的方法 。 KV~<1F9
W@/B>8s
同样也是增加古典诗歌积累的过程 。 Or07Loa
这首诗的韵字,寒,残,难,看 LksIQT>J:
F,^xP10 |
觉出是入声字 b
Y9DyK<
时不是入声 l0Jy?CT
但是 石,十,拾都是 Ta=#&`E
时在这里是仄? QHt3.x^C
这个压韵的字是十四寒韵。 kK"UM!hX
是平 h
*h.=Wdw
一直都是平 !&Y?Nm{q
时展画图看(仄)仄仄平平 ="D.-Lj
我们刚说了,括号里的字是可平可仄的哦 5~oao|<H~
!|9.)!'
我常说韵书不好记,其实韵书不是用来记忆的,是用来查询的。 p][jLYk"
我们读古人诗的时候,同时可以记住一些常用的同韵部的韵字 "?vW{~"
格律诗唐科举规定,限压平声韵,并且只压一个韵部里的韵字。所以文人也形成了这样的规定,这样的话,我们很难掌握的入声字的问题,可以在平时读诗中得到解决,同时,关于韵字的问题, 2?W; =KNw
我们都知道韵书很难记,虽然说它不是用来记忆的,但是我们写诗总不能走哪带一本韵书吧。所以在我们读古人作品的同时,会记住不少同韵部的韵字。 5t
yDBATTu
我们在来讲下对和粘的问题 qf ZO[Q2x
kz$8/xl>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R}%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GSPt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M|#MYXM{(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8VH+
x
我们把诗中一三五七句叫为出句,2468句叫对句 o mTTpu
yk 5<P 9
我们来讲下什么叫相对, 1a-=JeG
相对就是说,五言出句和对句的第二字平仄是相反的,七言出句和对句第二四字平仄是相反的 B*kV+HbQ
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寒。下 和拈,下是仄声,拈是平声 7P
a&k
这个就叫做相对 k0.dKW,\
哪么相粘是说,第二句和第三句,第四句和第五句、、五言句中的第二字平仄是相同的,七言句中第二四 字平仄是相同的 0(Pc;&.
例如 OY|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