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慰问群众岂能刷“亲民形象”? vqpj* wH
肩扛一袋米,手拎一桶油,献上慰问金……春节前,基层干部往往都要集中走访慰问困难群众,这本是了解群众需求的好机会,但一些基层干部下去慰问时,只为了与慰问对象拍个照,刷一刷亲民形象,连多拉几句家常都不愿。(2月22日《半月谈》) y aXV/sP"
春节下基层,到群众中去,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是各级党和政府每年的常规动作。广大党员干部,通过“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的大走访,大慰问的开展,不仅可以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真正送到群众的心坎上,同时党群干群关系也会因此进一步融洽。 jciJ{2)O
可令人遗憾的是,现在我们有些基层干部在慰问群众上,并没有一心一意真心想着群众,为了群众,而是看重在群众面前刷“亲民形象”。干部进村入户不嘘寒问暖,只是将米和游等慰问品,或是慰问金塞到群众手中,与群众现场摆拍一番就打道回府。至于被慰问对象家庭人口多少?收入情况等等,这些生活上的细枝末节都一概无从知晓。 czfb_yiDe
笔者认为,基层干部慰问群众刷“亲民形象”,一个重要原因,还是我们在慰问上缺乏严谨的检查考核办法。通常情况下,基层干部慰问后,只看媒体怎么宣传,只满足一级向一级总结汇报材料上。而被慰问对象究竟有何心里感受和想法,则就无人问津了。 AP+w"9Ic
由此,笔者认为,基层干部慰问群众既不是自己刷“亲民形象”,更不是装点门面做给别人看,而是要让群众能够切身感到,慰问就是,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能直达困难群体心坎上。事实上,基层干部搞慰问,重点是既要“慰”又要“问”,你在春节前走过场式刷一下“亲民形象”,群众虽然嘴巴不好说,可在内心里总是充满怨愤的。因为干部亲民不亲民,既不是靠自我标榜来,也不是靠夸大其词,弄虚作假得来的,而是在群众的口碑中,民意的闲谈里。 Qz/49&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