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网 作者:乔雯奎 d4A"U_i
(?KvINa
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原平分公司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奋战在生产一线,为千家万户保障煤炭供应,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nf~oKgsG
QRrXOJ}y2
专啃硬骨头的“打冰人” % y lqb
<[DD D t
“叮……”1月31日22时30分,滴流磴供电工队值班室一阵急促的铃声响起。 ;$IE1C-T
fUtIu,w
“大家穿戴好防护用品,各组人员认真检查工器具,抓紧时间乘坐网电车。”工队专责白晓冬第一个冲到楼下,一边联系车站申请出动网电车,一边提醒大家携带好打冰工器具,准备前往寺铺尖隧道进行除冰作业。 A
Wk}[F
hlN/@Dr
blob.png _Xjv`w n
%]SglYY:{
近日,寒潮来袭,气温骤降,处于高山峡谷地带的寺铺尖隧道结冰陡增,为避免因冰影响列车安全运行,该公司加大了巡冰打冰频次。 ]k8~\LUw8
1MQ~M}u=>
“大家在现场加强对网上覆冰量及机车通过情况的观察,如果发现覆冰较为严重时,第一时间进行汇报。”在前往寺铺尖隧道的路上,白晓冬再次对打冰人员强调。 s>qW@[Yeg
a<bB\,
22时50分,网电车准时抵达寺铺尖隧道,职工们麻利下车,每人携带近10公斤重的机具设备行进在漆黑的隧道内,山风穿堂而过,不禁让人打起寒颤。 %QV]q^;/
HpFacY
_s
“拱顶有冰,开干。”23时整,打冰人员到达指定位置,随着一声令下,按照预定计划,在现场防护员的防护下,巡冰打冰开始了。 8iAJA)d
U<r=cd4F
“大家作业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与供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重点设备不要用力敲打,不能让设备损坏。”现场安全提醒声与打冰的“噼噼啪啪”声混在一起,打破了寒夜的宁静。 k`"~|S!
ib7 xmFQk
经过1个多小时的紧张作业,他们共消灭冰柱93根。打冰人员的脸被冻得通红,眉毛凝起了一层冰晶,后背衣服全部湿透。 FA%xTZ8c
.`E
5nzp{z
穿越铁路隧道的“清道夫” LMo1;L%o9/
,8qkhT|#
“今天的作业任务是清理长梁山隧道25公里+200米至26公里500米处的煤灰,大家再检查一遍工具,5分钟后出发。”1月30日天窗点前,高新伟再一次对清煤灰人员重点交代说。 [OfJd8S
N[/FyA
blob.png /6m@.KD<
e-5t*v?HU
话音一落,大家立即行动起来,戴好防寒棉帽,脚穿高帮防寒鞋,脸上也“武装”了两层加厚防尘口罩,拿起铁锹、编织袋等工具迅速登上工程车。 ZEcD\&xl
,6!~4<a)
高速行驶的列车经过隧道时,形成的“活塞风”席卷列车表层煤灰,散落到隧道内,几天下来就会超过20厘米厚。为了保证列车安全、高效运行,原平分公司每年利用冬闲时间集中对隧道里的煤灰进行清理。 if@[WH';x
\,iUFEk}c
“天窗命令已下达,可以作业。”9时整,龙宫站站长李锐通过电台下达命令。一时间,隧道里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煤灰清扫战就此打响。 ;=yuyfW
$w5gtxv
“袋口放低,口撑圆;铁锹一挥,请闭眼。”这是现场清理煤灰现场盯控负责人胡方磊多年来总结的经验。他一边指导大家撑袋的方法,一边纠正大家挥锹装袋的角度。 c{$Ia'5@/x
Xo'Mh"a
在胡方磊的指导下,清煤灰队伍将铁锹轻轻抬起、慢慢倾斜,满满一锹煤灰尽数倒进了编织袋。煤灰清理不仅需要技巧,也需要足够的耐心。 (2TZGLDR
BeIOuSz]
为了彻底清理,大家先是用铁锹铲,实在够不到的地方,就蜷缩着一条腿,半蹲半跪在冰冷的地面上,用小铲子一点点抠出来装进袋子里。装满1个编织袋,“掏、铲、倒”这样的动作需要重复300多次。 >^zKSJXA
@. e<|LY
“集合,现在装车。”11时,胡方磊和高新伟带头扛起一袋煤灰,借着微弱的灯光向平板车走去,清煤灰队伍也纷纷手提肩扛,迅速将收好的煤灰一袋袋装上平板车。 =E4*qET-`
pa]B{V:\
经过众人的紧张装车,20个平板列上390吨煤灰在内燃机的牵引下驶出了隧道。 3)b)
xn?"5**W
守护一线安澜的“蜘蛛侠” SXb\@.,D
X#dFw5(
“今天是本月最后一个天窗,大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顺顺利利地完成任务。”1月30日8时30分,神池南供电工队副作业组长尉晓玮在出发前对作业人员叮嘱道。 2SF_Z
[7P$_?h+
blob.png 2sa5@eW|+
yi#cwbw
神池南站作为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公司连接包神、新朔、朔黄、大秦4条铁路运输线的交汇点,设备安全稳定为来往的重载列车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也是能源保供的坚实保障。 *"Ap6
/uR
)(OZg
“今天,我们要仔细对Ⅱ场8道的接触网悬挂、支撑装置及附加设备进行检修,务必认真对待。”尉晓玮在乘坐网电车途中再次强调。 N.(C3jf
{jK!|&G*M
9时整,网电车到达指定地点,尉晓玮和刘智超分别携带扳手和游标卡尺,迅速登上离地5多米高的作业车平台上,动作娴熟地检查起接触网的接触线、吊弦、绝缘体等零部件。 u>.+h)s?
0 +Ko
当日,神池的气温零下16摄氏度,伴随6级大风,让高空作业变得极其困难。 *j0Y$",8E
H?Mux
“尉工,分段绝缘器上有疑似烧伤的痕迹。”听到刘智超的报告,尉晓玮立刻进行反复核查和参数复核确认,判断只是脏污,并非设备故障,二人才放下心来。 B .-TKj
Iy@x`s}[Z
站在护网外,远远地就看到供电作业车平台上,隐约跳动着戴着黄色安全帽的几个身影。调整吊弦、检查定位……灵活敏捷的他们就像一个个“蜘蛛侠”。 ;V3~
9<k
ov:*I'||w;
经过2个多小时的高空飞舞,“天窗”结束,他们共计检修线岔11组,测量磨耗81处,检修分段绝缘器1组,经确认设备状态良好。
|
一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