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杨伟光从中央电视台台长任上退下。当时,CCTV是中国最具公信力的媒体之一:《焦点访谈》被时任总理朱镕基誉为“群众喉舌、政府镜鉴”;《三国演义》、《北京人在纽约》等本土电视剧掀起 NMYw5
7
惊人的收视狂潮。 jg^yY[1O
现在仍活跃在央视荧屏上的一大批名播音员、名主持人及幕后的众多制片人、导演,都是在杨伟光时代“出道”的。若不是当年杨伟光“发明”了全新的用人制度,打破事业单位的“编制”壁垒,他们也许就不能迈进央视大门,或者得不到重用。 J}fv?
当年倪萍34岁破格晋升高级职称,不少人反对,认为提得太快。杨伟光说:“倪萍担当的是和赵忠祥一样的工作,而且是没有人能取代的,为什么不可以把这个名额给她?” 16'qv@`E[-
如今,年逾古稀的杨伟光还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拍电视剧。退休后他创办了“天地人传媒公司”,担任董事长。“天地人”最有名的作品是曾在各地卫视热播的情景喜剧《家有儿女》。 l<dfo^+&
近日,记者采访了杨伟光。 k{q (wo?`
“杨伟光,你是大老板了” -r<q4F a
记者:央视成功的关键在哪儿? fpa@N,[
杨伟光:一个是要有钱,其次是要有人才。要是还靠向国家申请拨款,如果我需要最好的设备,要花8个亿人民币,能给你拨一半就不错了。主要是1992年以后可以自筹资金了。1991年我当台长时,央视真的很困难,广告和其他创收加起来2.7亿,主要靠国家拨款。我当台长之后,1993年广告费到了7.6亿。 _2y{?$U!
记者:怎么挣到钱的? >8qgw4R~
杨伟光:1993年,广告部主任找我,说如果敢在《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之间播广告,企业愿意拿大钱。那时观众对广告还挺反感,但钱对央视来说太重要了,我觉得不妨试一试。1994年我们就开始做30秒钟,因为短,观众还没反应过来已经过去了。不出所料,播出之后没有任何人提意见。半年后广告延长到1分钟,大家对广告印象深了,影响也就有了。 d'3%?RNcJ
记者:央视的工作人员说,央视是在您手上富起来的。 LlXS|u@,
杨伟光:我们1997年广告突破45个亿,缴税就4个亿,上交广电部等各个部门8个亿,剩下的自己安排。 F1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