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5月05日 10:25:4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D&>b2}\R_
U#53gqG
如何留住海外人才?这是个不好回答的问题。人才不同于商品,不仅要能引得来,更要能留得住、用得好。 }ed)k/vqU
b.m/%AL>:
先说引得来。我们且以最高级的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为例,最初的引进标准是55岁以下的国际知名大学的终身正教授,但是逐渐地,标准放宽到了60岁,甚至副教授,甚至企业里的高级工程师……尽管标准一再放宽,各部门仍然在为能否完成引进任务而心急上火。在《科学新闻》与科学网的一次在线调查中,约47.6%的受访者认为“金融风暴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影响有限”。国外一些评论家则认为,“千人计划”能否成功将取决于中国的本土人才能否获得相类似的支持,以及能否改革中国的科研体制。 ML!SE^"
L@rcl@a
一些人对海外华人科学家是否会踊跃应聘还存有疑问。美国马里兰大学大气科学家李占清说:“钱很实际,但是决定因素是我们在中国是否能像在美国一样高产。” Cp7\~K5=
Pc+C,1oc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生物化学家贾伟说:“中国有句俗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没有一个长期的鼓励人才发展的环境,任何人才计划都无济于事。” gzHan^
,wcp.<{I
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蒋高明表示,客观地讲,中国目前不缺少人才,缺少的是人才生长的环境。 //Fy>= I
再说留得住。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认为,提供很好的待遇当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自由发挥的学术环境。如果仅仅靠待遇,“今天他可以待在这里,明天谁出价高,又去了别人那里”。 n m"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