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部门公务出国费达1.91亿 行政费压缩空间大 t5&$-SOGA
hVj"O)8.
2009年06月25日02:55 新京报 鲍颖 E{I4\?C1
c ;JIX6(
个别单位出国擅自延长停留时间;24部门会议费和公务出国费下降 ifhqqgPiq
~Eiz;smIXn
本报讯 (记者杨华云) 审计署对24个中央部门的会议费和公务出国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审计发现,在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和进一步加强公务出国(境)管理的要求下,费用支出明显下降。 N[qYN
t\47F}
r9
2008年,24个部门会议费支出2.17亿元,比上年下降17.8%;公务出国费支出1.91亿元,比上年下降17.9%。不过,个别单位存在铺张浪费、虚列支出和套取资金等问题,个别单位还在公务出国(境)团组中擅自增加人员和出访地点、改变行程或延长境外停留时间等。 DS{3gG;1i
~tJ!_:c?t
对上述问题,12个部门成立了会议费清查小组,5个部门已对有关人员给予政纪处分。 Y2$P2!
/3A:oMU)
■ 专家观点 <V'k#=W
g[D"1@KdA
“行政费有较大压缩空间” 9C$kUgo9[
n:Ozu1
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反腐专家林喆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政府首次对一直神秘的行政费用进行公布,“虽然只涉及24个中央部门,但这样的公示已是很大进步。” VirALj,
a
k(I-;P;
林喆分析称,2008年会议费和公务出国费之所以双双下降,且降幅不低,主要是因为去年中纪委对公款出国游进行了集中整治,加之地震后中央倡导勤俭办公,“各个单位顶风作案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从总量来看,这个数据依然不低,还有很大压缩空间,同时也要防止整治行动一过,很多单位又开始重新巧立名目组织出国游这些活动。” $NTMa:IS-
V~=WPW
本报记者 李静睿 ?C#z4g#0\
oTfSO>)#
【基础教育】 KrC1l|Qt
awmD+K\
学校违规收费5亿元 5|3+?zN; c
fts@U@
本报讯 (记者杨华云)高校债务尚未化解,中国又出现了中学负债的问题。 $xS-R i
zc-rq
审计署在对城市基础教育经费审计调查中发现,部分学校大量举债,抽查的17所示范中学2008年9月底债务余额共计20.81亿元,平均每所学校负债1.22亿元,借入的资金主要用于校区建设。 J?y y=^
?5HR=7m]l
此外,由于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相对有限且分布不均衡,2006年至2007年,19个调查城市的一些教育部门和学校违规收取择校、补课、赞助等费用5.02亿元,部分城市违规统筹使用、挤占挪用基础教育经费18.08亿元,一些地区和部门滞留基础教育经费24.31亿元。 T+6e
$ g
}/G~26K
【国资流失】 m) <,7j^!
.h\N R
13央企流失国资63亿 +$m$yw@
WJ=33ON
本报讯 (记者杨华云)此次审计报告还涉及到对13户中央企业的审计,由于决策失误等原因造成60多亿国资流失。 !5Zp1)
{M6}WO
审计署对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等13户中央企业的审计显示,13户企业多计利润12.86亿元,少计利润53.69亿元,多计资产9.67亿元,少计资产58.47亿元,而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和违规操作等,造成损失和国有资产流失63.72亿元。 SjQ,+7/Ez
BkC?`Hzb]X
此外,审计署以汽车业为例,由于“市场换技术”有关规定不健全,不仅影响到“市场换技术”的实施效果,还一定程度压缩了自主品牌的市场空间。 %[`FQ$:0`;
'?#.J
al
审计署表示,在与国外公司合资合作中,由于自主技术、品牌、产品制造和营销网络等方面保护中方权益、推进“以市场换技术”的规定不健全,造成了上述问题。 st*Re5jR
, wJrl9
■ 部门回应 is;/i>
>?frqK
“利润变化不应算国资流失” b&FM3G
Ivd7
-[
对于审计署表示国企决策失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国资委有关人士表示,国有资产流失关键要看如何认定,如果说是进入了个人腰包肯定算国有资产流失,但是企业自身经营利润发生变化就难以计入国有资产流失的范畴。“企业自身经营决策过程和环境非常复杂,往往一些大的投资决策,眼前可能很难看出未来的变化,如有的国有家电企业曾大力投入显像管技术和生产,但后来发现被平板电视潮流所取代。如果未来国有企业经营损失都扣上这个帽子,企业经营发展将会畏首畏尾,也失去创新的动力。” / hn/ca
|2,AX3e&
本报记者 钟晶晶 slVWB
= Yqp< |